全国首创!大名对执法证开始记分
在河北大名县,执法证开始计分了。
这是大名县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背景下,为实现行政执法监督的科学化、精准化,在省市司法行政机关和县委、县政府坚强领导下,依据有关法律法规,制定实施《行政执法违法违规行为记分管理办法(试行)》,全国首创!
该办法由总则、记分分值、记分执行、附则四部分组成。有以下几个特点。
分类管理、系统监督。该办法将行政执法违法违规行为按严重程度分为五档,列举了49项情形,分别记分12、9、6、3、1,在一个自然年度累积计算。达到12分的,该执法人员应当参加集中学习培训,经考试考核合格、违法情形整改到位后方可继续执法。未满12分的,下一年度清零重新计算,但该执法人员所在单位也要对其加强法治纪律教育。如果执法机关执法人员所扣总分达到人均1分以上或三人以上记分超过6分的,则属于该执法机关存在系统性风险,应当组织全体执法人员集中培训教育。
多元共治、精准监督。执法人员的行为不再是“信息孤岛”。县委政法委、组织、宣传、纪检监察,公检法、审计、信访、网信、督查等相关部门应当建立行政执法违法违规行为信息采集、互联互通、共享机制。
全国首家数字执法监督平台。研发的执法证记分数字监督平台即将投入使用。监督部门及时录入行政执法违法违规行为,系统自动分析,实时生成数据,信息结果同步向社会公示。
群众一键输入执法证号,即可查询该执法证记分情况。
行政执法监督新样本。一是确立司法行政监督权威。由于记分根据纪委监委、公检法、信访、组织等部门的结果产生,司法局负责统计分析、记分公示。记分产生阳光透明,客观公正,有权威性和说服力,有效破解司法行政机关同级监督的“尴尬”。二是统筹多元监督“一本证”。原来各部门按照职责履行监督职责,各干各的,对执法违纪违规行为监督处理,信息不共享,合力难产生。执法证记分把分布在各个部门的信息合成,实现行政执法监督的共享、共治、共建。三是数字监督高效法治惠民。数字监督快捷高效,部门录入违法违规信息,系统默认条款自动生成记分结果,自动向社会公示,向部门提醒推送教育培训措施,群众掌上可以查询。有效破解精准、及时、高效监督的难题。
执法证记分,可以解决司法行政机关监督难、难监督的问题,行政执法监督现代化赋能司法行政部门,为全国司法行政机关提供了可借鉴、可复制、可推广的法治政府建设“大名样本”。
执法教育功能提升。记分的“用”为了“不用”。惩戒是手段,教育是方式,规范提升是目的。让更多的执法者知敬畏、存戒惧。只有扬起监督的手,才会让行政执法违规违纪行为“收手”。
执法证记分结果运用。给任意执法戴上“紧箍咒”。年度内执法证“痕迹”管理,一是有利于本部门对被记分人员制定个别化教育、系统化培训方案。二是一方面可让执法者警醒,约束自己,提升文明执法水平;另一方面年度清零制度,让被记分人员改正行为,不背包袱。三是全时空接受群众“雪亮”监督。
法治为民办实事,营商环境是大事。一件件群众关心的事儿,要用法治思维、改革创新抓起。
热度排行
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