雨水时节,春寒料峭。在山东省肥城市汶阳镇北庄村的冬暖式育苗大棚内,早是一片暖意融融、春意浓浓,专业技术人员正在仔细观察菜花苗长势。“西兰花苗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很高,棚内温度、湿度适宜,才能培育出优质的种苗。”菜农沈宜磊介绍。
专业技术人员正在仔细观察菜花苗长势。(杨媛媛 摄)
自古文明膏腴地,齐鲁必争汶阳田。汶阳镇地处泰山脚下、汶河北岸,土地肥沃、农业高产。作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,全国发展种植有机绿菜花最早、面积规模最大、加工出口最多的乡镇之一,有机蔬菜种植面积现已达到2万余亩,2022年有机蔬菜深加工工业产值达到2亿元。
“提升净菜、中央厨房等产业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。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。”今年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将预制菜写入其中。这一产业既是“小农户”对接“大市场”的桥梁纽带,也是农产品价值更大化、农民增收致富的新模式。
实现乡村振兴,产业兴旺是基础。没有农业生态基础条件作为依托,产业发展就是无源之水。汶阳镇依托有机蔬菜资源丰富优势,培植农业龙头企业,大力发展预制菜产业,乡村生态产业发展势头猛劲。
泰安弘海食品有限公司加工车间。(薛志颖 摄)
走进汶阳镇泰安弘海食品有限公司的加工车间,生产线高速运转,工作人员正在对各种新鲜蔬菜进行切割、包装、冷冻;在弘海预制菜生产及冷链仓储项目建设现场,塔吊林立、车辆穿梭,前景广阔、效益可期的大项目、好项目快马加鞭掀起建设新高潮。
近年来,汶阳镇聚焦现代食品产业链,围绕做强优势产业、做优龙头企业,突出“建链、强链、补链、延链”,在精准招商引资、优化营商环境、推进项目建设上下足功夫、力求实效。
“投资1.1亿元的预制菜加工及冷链仓储项目,将新上预制菜生产线4条,配套建设高标准冷链储藏库2处。”该项目负责人李涛介绍,项目建成后,将进一步延伸汶阳镇现代食品产业链条,有力提升农产品附加值,擦亮区域农业品牌,推动汶阳镇由农产品资源大镇向食品产业强镇转变。
预制菜加工及冷链仓储项目建设现场。(薛志颖 摄)
泰安弘海食品有限公司二十年来探索出了一条“企业+基地+农户”共同富裕之路。该公司作为山东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、第九批专精特新企业、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企业,拥有5000平方米的蔬菜加工车间2处、储量5000吨的低温储藏库2处,2022年生产总值达8500万元。
该公司成立前,本地农户以种植玉米和小麦为主,亩均效益低;公司成立后,周边农户开始种植高附加值的有机蔬菜,每亩地可增收2000多元。目前,全镇与公司直接或间接合作的有机蔬菜种植户已达4000多户,村集体经济和农户实现“双增收”。
“种苗、肥料都由公司统一采购提供,确保农户严格按公司制定的种植计划、管理方案及采收计划进行操作。在产品收购上,公司与每个种植户都签订了种植合同,实行保护价收购,确保每个农户实现‘旱涝’保收。”泰安弘海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李琳说。
“我们村自2004年发展有机蔬菜,至今面积近千亩,2007年成立有机蔬菜专业合作社,通过与泰安弘海食品有限公司签订供销合同,村集体年稳定增收7万余元,社员年收入1.7万元。”西南庄党支部书记李元坤说。
目前,汶阳镇从事有机蔬菜种植、初加工、农机服务的专业合作社已达82家,种植大户140余家。如今,汶阳镇有机蔬菜已覆盖从“种业研发、种苗繁育到设施基地标准化种植、高新技术种植、精深加工、物流配送”等生产、加工、销售全产业链。
国家农业产业强镇。(李乐 摄)
“汶阳镇高举有机农业大旗,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,厚植生态优势,坚持绿色发展理念,现代农业高质高效蓬勃发展。接下来,汶阳镇将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,打造农业产业强镇,带动更多群众走上致富路。”汶阳镇党委书记梁乙广说。
近年来,肥城市把预制菜加工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来抓,目前,已发展预制菜生产企业18家,形成以速冻主粮、净菜、即食卤制品等三大细分领域为支撑的产业链发展体系,通过资金扶持,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、有机蔬菜种植等技术推广等方式,引导种养大户进行标准化生产、饲养,预制菜产业蓄势崛起。(记者 陈曦 )